“干将莫邪”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由春秋战国时著名铸剑师夫妇干将和莫邪铸造,其故事最早见于《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古籍。但不少人都把“干将莫邪”的“邪”误读为xié,其实正确读音是yé(音同爷)。
邪,读作xié、yá 或 yé,是一个形声字。从邑(阝),其古文字形像是城镇,表示城邑,牙表声。
《说文解字》中说:"邪,琅邪郡。从邑,牙声。"许慎将"邪"归入"邑部",说明其本义与地名相关。所以“邪”本用于地名,琅邪。
邪,读作xié时,意思是不正当、怪异,如邪恶、风邪、歪风邪气等。
邪,读作yá时,指的是古地名琅邪,也作“琅琊”、“琅玡”。
邪,读作yé时,可用为疑问代词,语气助词等。也指古代宝剑名莫邪。
所以“干将莫邪”的“莫邪”正确读音是 mò yé。
干将莫邪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王召天下第一铸剑师干将,命其铸造绝世神剑。干将与妻子莫邪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筑炉于莫干山,然而炉火三月不熄,金铁始终不熔。
莫邪说:"听说神器需要人的精气才能炼成。"于是她剪下头发和指甲,割破手指滴血进火炉。金铁终于融化,炼出一对宝剑:雄剑叫"干将"(藏于山中松石下),雌剑叫"莫邪"(献予楚王)。楚王发现干将私藏了一把剑,一怒之下把他杀了。
莫邪早产生下一子叫赤鼻,长大后,拿着父亲藏的那把雄剑去报仇。路上遇到一位侠客,他说:"吾能为你报仇,但需借你的头颅与剑。"赤鼻当即自刎,奉上首级与剑。
侠客提着赤鼻的头颅见楚王,称这是"不祥之剑,需用仇人的头祭之"。楚王命人将头投入沸鼎中,侠客趁机斩下吴王的头入鼎,几乎同时,侠士也把自己的头刎进锅里。三头相噬。因无法辨认,只得"三首同葬",后世称"三王墓"。(见《搜神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