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钢铁侠们的科幻装备,有一些正在成为现实

【话题】钢铁侠们的科幻装备,有一些正在成为现实

——对了,托尼·史塔克或成最大输家。

No.1 机械外骨骼

机械外骨骼(Powered exoskeleton),顾名思义,即由钢铁构成的,可穿戴的体外机器装置。该装置能够提供额外能量,以供人体运动。

按这个定义,第一时间想起的,当然是钢铁侠战衣。

氪金玩家,光一个头盔就要5400万美元……

但是让人念念不忘的,还得数高达。《头号玩家》里短短30秒的出场,就燃炸了全场。

谁不想去《绿洲》开高达!

咳咳,现实一点,机械外骨骼应该是这样的。

《环太平洋》里的机甲,一个就得好几十层楼高。

……抱歉,放错图了。其实是这样的。

著名游戏《星际争霸2》中机枪兵的动力装甲。

最现实的,还是这样的。

《明日边缘》里的机械外骨骼才比较现实。

在1997年的一则洋葱新闻里,霍金老爷子就设计并穿戴了这样的机械外骨骼。

新闻编得头头是道,要不是配图P得太假,可能还真能蒙到人。

从简朴的外穿装置,到几十层楼高的机甲装备,幻想世界里的机械外骨骼,种类琳琅满目。

实现进度

现实中,这种装置发展到什么水平了?

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早,最早的外骨骼装置是1890年由俄罗斯人Nicholas Yagn开发的一套步行,跳跃和跑步辅助装置。

该设备使用压缩气袋来存储能够帮助运动的能量。

这款设备在运行时是被动的,需要人力的控制。它的用途是做为义肢及帮助老弱者行动。这也是机械外骨骼最广泛的民用发展方向。

现在,机械外骨骼领域发展水平最高的是美国和日本。

在义肢领域,现今最高水平的产品,就是美国公司SuitX开发的Phoenix X,能帮助截瘫患者徒步行走四小时,时速可达1.1英里。

Phoenix X仅重12.25公斤,是世界上最轻,最先进的外骨骼。

再来看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机器人的生产和出口都位居世界榜首,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堪称“机器人王国”。想必那些机器人题材的科幻动画功不可没。

2004年,在日本政府资助下,Sankai教授创立了Cyberdyne公司。2008年,该公司发布了旗舰产品HAL,并于2013年成为全球首个获得安全认证的机器人外骨骼产品(ISO/DIS 13482)。

HAL的核心理念是增强人体的肌肉力量来协助完成工作,其第五代产品HAL-5是世界上首创的人机一体型系统。

就军事运用来说,在2013年5月的一次会议上,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指挥官William McRaven提交了研发机械外骨骼的TALOS计划。目前,美国国防部每年在TALOS计划上投入8000万美元。

TALOS计划的三种不同形态的机械外骨骼研发方向。

不止美日独领风骚,最新消息表示,中国也加入了这一领域。

据2018年1月19日,weaponews网的报道。中国在单兵机械外骨骼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已经发布了第一代产品。

这款可穿戴机械设备,长得像是《明日边缘》装甲的简化版。

尽管目前所有的机械外骨骼,样子都比较简陋,不过不用担心,随着技术的进步,开高达或许会成为现实。

No.2 涡流炮

涡流炮(Vortex cannon),即利用压缩气体并发射,产生瞬间的强烈冲击波,击晕或杀伤敌人,也可称为“空气炮”。

提到“空气炮”,会有人不想到钢铁侠吗?

掌心炮帅炸!

再不然,也肯定有童年党会想到《哆啦A梦》。

这绝对是全剧中最厉害的武器!

其实利用冲击波攻击敌人这种事,自然界早就走在了前头。

海里的枪虾具有一大一小两只虾螯,它们把大螯快速合上时,就会产生一道强有力的水流,同时发出比枪声还响亮的巨大声响。

枪虾利用“冲击波”来击昏、杀死猎物。

实现进度

现实中的涡流炮,是一种实验性非致命性武器,典型的涡流炮一般使用乙炔空气或氢氧爆炸来产生和推进涡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已经进行了类似涡流炮的原型实验,工作是“凭借涡流大炮缩小龙卷风的影响”。很快随着第三帝国的覆灭而消失。

1997年,美国陆军最先正式提出涡流炮这个设想,但很快,一年后由于“不可预测的涡流和有效射程限制”而停止了该项目,并再没继续。

民间自制的涡流炮,最大功率的能够轰倒远处的砖墙。

目前,仅有的冲击波武器,是由以色列农业公司PDT Agro研发的雷声发生器(Thunder Generator),最初设计是用于民用。

它的设计非常简单:将来自家用液化石油气瓶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然后引爆,产生一系列高强度爆炸,并利用独有的“脉冲爆震”技术确保高分贝爆炸。

该系统每分钟能产生60到100次冲击波,每个冲击波能传输到2000米外,最多持续300毫秒。

这种雷声发生器,原本用于驱赶危害农田的鸟。

自2010年起,以色列国防部授权军工企业ArmyTec开发雷声发生器的军用版本,用来创造出冲击波驱散30米到100米外的人群。

要注意的是,在10米范围内,雷声发生器能导致永久性损害,甚至致人于死地。

或许涡流炮这种东西,还是保持在非致命性武器研发范围较好。

No.3 激光枪

激光枪(Ray gun)是什么,真的需要介绍吗?从1898年H·G·威尔斯的小说《世界大战》,到无数科幻作品的重重描绘,这种利用激光束摧毁目标的武器几乎已经成为了未来科幻世界的标配。

非要展示的话,再次请出我们的第一男模,托尼·史塔克先生。

钢铁侠的激光手套可以发射冲击光束,这也是他最常用的武器。

当然,预示了许多当今科技发展方向的《星际迷航》,也早早就在银幕上呈现过激光武器了,不仅有激光枪,还有激光炮。

正在发射的激光炮。在《星际迷航》的世界观里,在23世纪,激光武器已被亚原子粒子武器淘汰。

近期,激光枪在动画《瑞克与莫蒂》里面,又发挥了大作用。

现在来玩一个叫“瑞克,激光,剪刀”的游戏!

实现进度

现实中,激光枪已经被人们默认是“肯定有,还没上”的存在了。

确实,世界上第一道激光诞生于1960年的美国休斯公司实验室,很快激光就应用到军事方面。虽然军用激光主要应用于标定目标和以及测量距离,不过人们早就期待将高温激光直接用作武器。

早在1965年,苏联就开始了激光武器的研制工作,并于1972年进行了威力巨大的激光武器试验,成功使用移动式“激光炮”摧毁了空中机动目标。

苏联于80年代研制的1K17 Szhatie自行激光武器车,因太贵总共仅建造2辆。

之后,苏联又先后在70年代提出了泰拉3号(Terra-3)计划和奥米加(Omega)计划,力图采用激光装置拦截地面导弹,不过计划停留在原型概念阶段,并没达到攻击太空目标的能力。

除了大型激光武器计划,苏联还在1984年直接引用美国科幻小说《巴克·罗杰斯》(Buck Rogers)为计划名,开发出世界第一支激光手枪,并准备提供给苏联航天员使用。

据资料显示,这款激光枪作战距离为20米左右,能够对目标的光学传感器起到致盲作用,实际威力比BB枪还小。

最终,由于激光枪的威力不足,苏联宇航员并没有配备激光手枪作为武器。

相应地,在1971年,美国海军成立了高能激光计划管理办公室,开始进行激光武器的研制。1983年,里根政府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又为激光武器的研发注入了巨额资金。

于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陆军与以色列联合研制出了战术高能激光武器(THEL)。

1996年,该激光器在白沙导弹靶场击落2枚飞行中的苏制122毫米火箭弹。

不过,这种激光武器体积巨大,无法装载在地面车辆上。

到了21世纪初期,美国对激光武器的研究出现实用化的迹象,并开始向外界公布。

2011年4月,美国海军利用保罗·佛斯特号防卫系统测试,成功击毁一艘距离1英里外的摩托快艇;2013年,美国海军展示了用舰载战术激光器击落敌方无人机的能力;2014年11月,美国海军首次在海上用激光武器打击敌方小艇。

到了2017年7月,美国海军在波斯湾进行了激光武器试验。首次展示了世界首台现役的可实战激光武器(LaWS,Laser Weapon System),目前部署于美国两栖运输船坞舰“庞塞”号(USS Ponce)上,能快速击中目标,且1发仅花费1美元。

在测验中,LaWS迅速锁定并瞄准了美国海军发射的无人机,无人机机翼瞬间被烧毁,机身坠入大海。

中国也在迎头赶上。在2017年的阿布扎比防务展上,中国保利集团就推出了绰号“沉默猎手”低空激光防空系统(LASS),且是车载型号,其威力据称可在1000米距离烧穿5毫米厚的钢板。

设计目标为拦截低空无人机的“沉默猎手”。

总的来看,激光武器的研发多停留在大型应用阶段,有效的高性能激光枪,近期还很难实现。不过,当人们在1946年发明出第一台电脑的时候,也很难想象,不久后,人类就会迈入互联网时代吧。

No.4 机械昆虫

远程操纵小虫子,这事儿以前听起来像是奇幻作品专属的事儿。

比如《犬夜叉》里的奈落,能够操纵大量的毒虫。毒虫可用于攻击敌人,也可用于暗中探查敌方情报。

奈落能够自由使唤地狱的毒虫“最猛胜”。

不过发展到后来,操纵昆虫探测情报的想法,已经更加“科学”。

在漫画中,蚁人能让一群昆虫对他惟命是从,到了电影《蚁人》里,则科学地解释了原理——利用“神经递质”进行操纵。

虽然蚁人那身皮尔姆科技的制服更不科学……

实现进度

现实中,真实的机械昆虫早在2009年10月15日,便由美国五角大楼资助的机械昆虫研发项目的测试取得成功。

在当时展示的视频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开发人员,通过一个安装有无线电的可植入微型神经刺激系统,演示了对昆虫自由飞行的遥控。

这是人类首次成功遥控飞行昆虫。

所以,2015年的剧情电影(注意,不是科幻片)《天空之眼》中,都有了远程操纵昆虫的情节。

来自美国军方黑科技。

不过纯机械操纵的昆虫,续航是个问题,所以到现在,科学家们还在进一步开发“机械+昆虫”的可能性。

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将无人机技术与蜻蜓结合起来的DragonflEye项目。该项目由美国Draper公司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联手,制造出了可由人类控制的活体微型无人机。

研究团队为蜻蜓装上了微缩版的“背包指引系统”,对其进行操控。

美国国防部还有个一直在进行中的HI-MEMS(混合昆虫微电子机械系统)项目,旨在鼓励开发可被人类控制的半机器人虫。

目前该项目的方向是,通过将诸如芯片之类的小型生物机电接口放入幼虫中,当虫子成年之后,通过无线电波发送信号触发电路,以此遥控昆虫。

鉴于广义的赛博格(Cyborg)指的是半生物半机械,这种昆虫已经算是半机械化的赛博格生物了。

也许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就要担心现实中发生《黑镜》里那种杀人蜂的情节了。

No.5 牵引波束

牵引波束(tractor beam),是一种能将物体从一个地方拖到另一个地方的无形力波束。不明觉厉?其实就是下面这个东东。

把人吸入船舱的波束,经常出现在外星人绑架人类事件中。

虽然名字不熟,牵引波束基本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在《银河护卫队》里,幼年的小彼得就是被牵引波束弄走的。

利用牵引波束进行的一起著名“绑架”事件。

在《神秘博士》中,它救了博士的女助手罗斯·泰勒的命。

旅行者杰克用牵引波束救了挂在半空中的罗斯·泰勒。

影视作品里,对牵引波束最早的呈现,来自《星际迷航》。在1966年的第一部电视剧中,就有多次展现。

在“明天是昨天”中,企业号试图用牵引波束捕获喷气式飞机。

牵引波束这个概念,实在太流行了,哪怕恶搞作品里都常出现。

在“卡通三明治”出品的《SUPER-HERO-BOWL!》(超级英雄杯)中,外星人将上百名电影中的英雄聚集在一起,命令他们相互厮杀。最后活下来的人,被牵引波束吸入未知物体中。

意料之中的,赢家是某宇宙至贱……

实现进度

牵引波束,这种怎么看都是种极其虚无缥缈的幻想武器,现实中还真有。

在2012年,纽约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研发出了牵引波束,但还只是在微观尺度下。他们利用基于激光的“镊子”型装置,可在二维尺度下,利用光束将粒子拖拽微小的距离。

过了两年,2014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则用造波器在水面生成特定波幅和频率的波,使得漂在水面的物体逆着水波传播方向朝波源运动。

研究人员成功牵引乒乓球按他们希望的路径移动。

最新的技术突破中,通过使用40kHz的超声波,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能使2厘米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球升空。

利用快速波动的声音涡旋,研究人员控制图中的白色塑料球稳定悬浮在空中。

这个2厘米的塑料球是声音波长的两倍大小,也是迄今为止牵引波束所能稳定捕获的最大物体。

也许有一天,牵引波束能够扩展到人体的比例。

No.6 力场防护罩

对敌时,升起一个能量防护罩,抵挡远程攻击,这个概念很高达了。

高达中最常见的I Field只能防光束攻击,而图中的GN Field能够防御实体武器。

其实力场防护罩这个东西,同样可以追溯到《星际迷航》。当企业号遇到危机时,就会升起一个防护罩保护飞船。

都说《星际迷航》影响了一代人,乔布斯、埃隆·马斯克、贝索斯等硅谷大佬,都是忠实粉丝,光看本文中的出场率就可见一斑。

更大的防护罩,范围还扩展到了整个星球。在《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里,这成了侠盗一号小分队生死攸关的问题。

这壮观的一幕,给了侠盗一号小分队一线生机。

实现进度

幻想中的“力场防护罩”,具有无形、抵御武器冲击的特点,在现实中,要达到这种效果,有两个研发方向。

一个方向,是利用电磁原理进行防护的电磁装甲技术。这个概念出现在二十世纪70年代。

电磁装甲有主动电磁装甲和被动电磁装甲两种。

主动电磁装甲通过探测器感应来袭弹药,当感应到炮弹接近时,电脑自动启动将外层钢板(或某种拦截物)通电透过电磁力弹射出去,打飞或打偏来袭炮弹。

和幻想中被动防御的力场不同,这种装甲以攻代守,主动释放能量,让外来攻击还没打到主体就失效了。

被动电磁装甲的原理是,将充电的间隔装甲板安装在装甲战车基甲的前面,当装甲板被击穿时,借由间隔装甲板之间的电流短路,产生一个强大的电磁场,使成型装药射流发生旋转、断裂甚至是发散,而残余射流则可由车辆的结构装甲所吸收。

尽管没能做到无形,不过原理和一些幻想作品中的力场防护罩一样,都是通过某种力场(这里是磁力)来化解外来武器的冲击。

成型装药射流被强大的瞬时磁场所破坏。

而且,被动电磁装甲技术尽管还没做到“无形”,但通过电磁技术,而非厚厚的装甲防范武器,已经大大减轻了坦克的重量——普通坦克如英国的挑战者坦克,重量超过60吨,而依靠电磁装甲技术的坦克,重量不会超过20吨。

第二种方向更像我们期待的“力场防护罩”效果,是美国波音公司正在研发的一种名为“通过电磁弧进行冲击波衰减的方法和系统”的技术。该技术利用能量来转移潜在的伤害。

2015年,波音公司的专利申请书显示,该技术可阻挡异物攻击。

波音公司研发的这项技术,包括一个力场发生器。当该装置侦测到附近有不寻常的气流,便会发出激光、微波及电流,迅速将空气离子化形成电流,以此产生保护效果。

不过,正如专利描述中指出的,该装置并不能直接防御炮弹或弹片的攻击,而是旨在保护目标免受冲击波的影响。这么说来,刚好和前述提及的涡流炮是一对矛与盾的关系。

关于这项技术,目前仅有的资料是波音公司2015年的这份专利申请书,具体的技术进展,我们不得而知。或许,该项技术的军用进程,已经不远。

No.7 僵尸枪

僵尸枪(Zombie gun)是啥玩意儿?扩写一下你就懂了:(可以把人类变成)僵尸(的)枪。

或许,T病毒了解一下?

确认一下,我们没有活在《生化危机》的世界吧?

并不想面临这样的未来...

就算是《返生餐单》(详见:塑造几十年的三观,被这部没品丧尸剧毁完了)那种活♂力♂四♂射的丧尸,呃……也拒绝。

虽然老公细心地给老婆的食物刮腿毛这一幕,的确——温馨。

自然界也确实存在不少僵尸现象,僵尸蚂蚁,僵尸螳螂,僵尸蜗牛……生活中常接触的,则是“蟹奴”,一种专门寄生螃蟹的寄生虫。

蟹奴进入螃蟹体内后,会长出分支状的细管,逐渐蔓延到螃蟹的各个部分,包括肌肉、内脏甚至是神经系统,吸取螃蟹营养的同时,完全侵占螃蟹的大脑。

在蟹奴的操控下,被寄生的“僵尸蟹”不再具有思想,不再蜕皮,不再尝试繁殖,为了喂养蟹奴而寻找食物,直到蟹奴产卵,结束生命。

精心挑选的不恶心图。

实现进度

人为制造的“僵尸枪”,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僵尸枪应该被称为“脑控武器”(Psychotronic weapon),它通过发射电磁波、声波等,扰乱攻击目标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目标的情绪或行为,甚至使目标完全变成受控于人的“僵尸”。

这种武器的制造背景,是冷战时期。一种传言称,1947年12月,美国中情局特工对如何摧毁或控制人思维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就此展开了最早的“脑控实验”。

相反,另一种传言称,俄罗斯最早开始研究电磁波对人类的影响,并导致了发展旨在改变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武器。

僵尸枪是一种相当前沿(且饱受争议)的武器,目前还没有实物流出。

不管锅是谁的,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有两种类型的“僵尸枪”。

一种是通过操纵目标对象的心理和情绪,以影响并控制其行动的目的。

在制造这种武器前,需要先分析成千上万个脑电波样本,并和心理特征一一对应。然后利用无线电向人体发射对应的信号,进而“无声地改变人类的情绪状态”。

另一种则干脆直接发射冲击人类大脑的微波,使大脑的执行能力短路,使目标变傻或失控,这更接近“僵尸枪”的定义,也更残酷,希望它不会在实战中出现。

No.8 隐形斗篷

看到“隐形斗篷”这四个字,第一反应《哈利·波特》没跑了。

隐身衣绝对是许多人童年最想要的装备。

如果在隐身的基础上,加上武器,其结果就等于一件终极武器。《X战警》中的隐形飞机“X战机”便是一例。

X战机以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美国空军喷气式战略侦察机 SR-71(绰号“黑鸟”)为原型,所以又被粉丝称为“黑鸟”。

如果还嫌不够大,CALL神盾局。

空中航母,神盾局专属。

实现进度

啥也不说了,看图。

你也许会怀疑,这是PS的吗?

你也许在彷徨,这是PS的吗?

答案是,对,这是PS的。(▄︻┻┳═一……ε=ε=ε=(#>д<)ノ)

咳咳,这些照片发布于2012年10月19日,来自加拿大迷彩设计公司Hyperstealth,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们并不展示实际的技术。

不过利用的原理,还是可以获悉的:折光原理。

事实上这点也不是什么秘密,大家早就想到了。2002年上映的《007之择日而亡》里,Q就向007展示了隐形汽车,并说明利用的是折光原理。

隐形汽车显现的过程像是一面透镜不再透光了,这点也很科学。

那么折光原理到底是什么?

众所周知,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过如果在物体周围设置扩散系数很高的气体,就能够将光“弯曲”并绕过物体,将物体之后的景象呈现出来,以此达成隐藏物体的目的。

据该公司称,该材料不仅可以消除视觉,红外(夜视)和热特征,还可以消除目标的阴影,如果使用真实的材料,我们将只能看到地面上大约5%的阴影,95%的阴影都已被消除。

鉴于这项技术在军事上的实用性很高,目前具体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实在就不得而知了。

补充说明下,目前已经研制成功的“隐形飞机”,指的是雷达无法探测到,其实肉眼仍能识别,和大众观念的“隐形”,不是一个事物。

中国制造的歼-20战斗机,就是一款典型的隐身战机。

相信不久后,真正的“隐形”技术,会出现在实际的军事应用中。

回过头来看,机械外骨骼,涡流炮,激光枪和机械昆虫这些技术,不知不觉间,已经快成为现实(谁知道呢?或许你家屋顶就正趴着一只机械昆虫)。

更富于幻想色彩的牵引波束,力场防护罩,僵尸枪,隐形斗篷等技术,也基本初见成效。

可以肯定,一定还有更多的科幻装备,在秘密进行研究。

将来会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成为现实版“钢铁侠”的时代吗?

且拭目以待。

架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创意

联通卡月租最低多少 – 2025年最省钱的联通套餐实测
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

联通卡月租最低多少 – 2025年最省钱的联通套餐实测

📅 07-02 👁️ 2873
一鍵修復照片馬賽克!最好用的6個照片去除馬賽克工具推薦
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

一鍵修復照片馬賽克!最好用的6個照片去除馬賽克工具推薦

📅 06-30 👁️ 524
斗鱼“贵族”系统正式上线
365bet平台总代

斗鱼“贵族”系统正式上线

📅 06-28 👁️ 8143
如何查别人有没有结婚 想知道对方结没结婚怎么查
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

如何查别人有没有结婚 想知道对方结没结婚怎么查

📅 07-17 👁️ 5528
打尿促针期间注意事项有哪些
beat365投注网站

打尿促针期间注意事项有哪些

📅 08-03 👁️ 8981
如何查询亲情网内成员长号
beat365投注网站

如何查询亲情网内成员长号

📅 06-29 👁️ 3654
什么样的面相是富相?有富贵相的人都有这几个基本特征!
快手作品发布后多久才会推荐?发布后多久才会有流量?2024-12-13 10:51:047167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