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为什么你越自拍,越觉得自己丑?

心理学家:为什么你越自拍,越觉得自己丑?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发展推动了自拍的兴起。

自拍是指个人通常使用智能手机或者网络摄像头给自己拍的, 并分享到社交媒体上的照片。

在当前心理学研究中, 自拍往往还强调:

“自拍的核心是自拍人自己, 重点在于脸和身体”

“自拍是在一定程度上经过刻意拍摄、调整并最终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 。(McLean et al., 2019)

如今, 自拍已经是一种流行的、普遍的、跨文化的现象。(Etgar & Amichai-Hamburger, 2017)

在中国, 微信朋友圈的用户群体覆盖了85.8%的中国网民, 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自拍爱好者。

没事的时候拍张自拍发发朋友圈,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都先来张自拍再说。

甚至很多女生手机相册中最多的可能就是她的自拍。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自拍的越多,越对自己的颜值产生怀疑呢?

为什么会这样?

自拍是社交媒体上常见的以外貌为核心的信息。

这一行为虽常见,但是可不要小看自拍这一个小小的行为,它的影响可没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哦。

01

自拍影响你对自我的看法

研究发现, 自拍相关行为与用户的身体映像密切相关。

身体映像是指:

研究身体自我(physical self)的重要维度, 包括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想法、信念和感受, 显著特点是主观性和感情性。

消极身体映像表现为身体不满意、消极情绪和身体映像担忧等。

它不但会导致个体整体的自我评价和生活满意度降低, 负性情绪体验增加, 而且还容易导致进食障碍、药物滥用等不健康管理行为。

由于自拍是社交媒体上常见的与外貌相关的信息,所以与其他类型的社交媒体使用相比, 与外貌有关的社交媒体使用会对用户的身体映像造成更大影响。

这让我想起我有一个爱发朋友圈的朋友,并且朋友圈里都是她的自拍照。

我原以为她对自己的外貌是很满意的。

但是她却对我说,从前的她没有那么关注外貌时,对自己的外貌确实还挺满意的。

自从朋友圈流行之后,她也开始频繁地在朋友圈里发自己的照片。

有时一张照片发布之前要花费一个小时地时间来P图,虽然知道这很浪费时间,可是觉得大家的照片都是P过的,自己也难以面对真实的自己。

长此以往,她发现对自己的外貌开始极度关注,也越来越不自信了。

我们在浏览他人的自拍时,有时也会努力获取有助于未来赢得他人认可的自拍标准,比如通过点赞数来收集观众的意见反馈。

但是一味地追求他人的认可反而会影响你对自己的认可。

02

自拍是怎么影响我们的?

身体监测

有研究表明, 许多女性表现出了对“是否在社交媒体上显得有吸引力”的持续意识。

个体作为自拍发布者, 可能受这种意识的驱使, 在主动性自拍行为上花更多时间、精力而进一步鼓励了身体监测。

研究者通过问卷分析得出, 发布自拍的频率会通过收到更多外貌相关评价而增加进食控制行为。

也就是说,女性发布的自拍越被他人评价,越会关注和在意自己的吸引力,从而会促使一些整容、减肥、求瘦的行为出现。

标准内化

当前社会文化施予人们, 尤其是女性的理想标准之一, 就是要保持苗条年轻的体态。

在中国, “A4腰”、“锁骨放硬币”等在社交媒体上流行一时的风潮也说明了当前社会文化中“以瘦为美”的现象。

人们暴露于媒体信息后会内化社会的理想形象(比如瘦或者肌肉型身材), 使得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形象成了自己评价外貌的标准, 并且频繁地基于这个标准进行外貌比较。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会经常浏览其他人的自拍,还会收到他人对自己自拍的评价。

这些都会内化社会大众对理想形象的标准。

研究发现:

好看的、客体化的照片会收获更多点赞和评论。

而个体会为了获得更好的评价而做出往标准靠拢的行为,结果进一步强化社交网络上关于理想标准的信息传递。

个体会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获得的反馈来判断自己是否获得了周围人的认可, 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有人会说:我不看别人对我自拍的评价,我只看他人自拍的评价,就不会受到伤害了?

而研究表明,浏览针对他人外貌的评论会引发更高的身体不满意。

外貌比较

人们更倾向于和自己某些特定属性相似的人进行比较, 比如相似年龄、相同性别等。

相比多展现名人、明星、模特形象的大众媒体, 社交媒体上有更多可比较的普通人。

由于个人常常出于寻求关注和他人肯定的目的发布自拍, 使得社交媒体上充斥着许多普通人经过美化的照片。

所以浏览自拍可能会通过增加个体进行外貌上的上行比较而损害身体映像,对自己产生消极的负面评价。

03

影响自拍相关行为与自我看法的因素

个人因素

大量研究发现, 女性更易产生消极的身体映像,且女性自拍相关行为的比例比男性更高。

而相比较女性, 男性浏览同性有吸引力的照片后, 身体映像受干扰的程度更低。

年龄也可能是影响自拍行为与身体映像关系的一个因素。

个体年龄越长, 自拍频率越小, 青少年是发布自拍最多的人群。

对于青春期少年来说,“假想观众”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点,。

社交媒体情境中潜在的大量观众更增强了青少年这方面的认知。

对于青春期少女来说,由于那些对身体和饮食问题高度关注的青春期少女为了获得对自己身体吸引力的确认, 会更频繁地参与自拍这种注重外表的活动。

如果被试越相信照片是经过编辑处理的, 他们内化理想形象的程度越低,能够减少自拍编辑并鼓励周围人呈现真实的自己。

反之, 当青少年不能很好地辨认出自拍被编辑的痕迹时, 会更容易内化理想形象而产生对身体的不满。

人际因素

研究表明, 当个体从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后, 会更少地认为自己需要通过迎合对理想外貌的标准而获得他人的肯定。

与母亲的良好关系能够减少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女性身体映像带来的影响。

这说明和家人的良好关系有助于保护个体的身体映像。

父母主要可以从培养亲子关系和管控自拍行为两方面保护孩子的身体映像。

对于青少年来说, 父母的管控也有助于减少他们身体映像受社交媒体的损害。

Fardouly等人发现父母越控制前青春期孩子花在社交媒体上时间, 孩子们的外貌满意度越高。

同伴在塑造个人对美的标准和内化代表美的理想媒体形象时非常重要, 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

当看到漂亮的同伴在社交媒体上更受欢迎, 会促使个体在展现自我时掩盖缺陷, 并将获得的点赞数直接和同伴对他们外貌的评价联系在一起。

因此,同伴对于个人的影响不容小觑。

环境因素

相比较传统媒体, 社交媒体具有一个潜在优势, 即它允许用户发布信息, 所以社交媒体可以承载更多元、丰富的内容。

研究发现, 浏览为调侃那些拥有理想身材的名人而拍摄的幽默自拍的个体, 比看名人原版照片的个体有更高的身体满意度。

说明幽默风格可以减少自拍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所以,下次浏览自拍时,无需过于认真,试着调侃一下各自的自拍吧。

写在最后

自拍本来只是一个用来满足自我展示和社会连接需要的一个行为,却没想到在无形中加剧了社会中个体对自我形象的消极影响。

人们甚至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用在自拍之后的修图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有太多“完美”的照片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你在浏览别人照片的同时,知道别人同时也在评价你的照片。

尤其是在当下这种“颜值即正义”的社会中总是充斥着对于脸蛋和身材焦虑的氛围。

自拍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只是其中一部分,社会中还充斥着更多的现象。

比如,“A4腰”、”漫画腿”、“天鹅颈”,甚至最新出现的“精灵耳”......

它们使我们心中原本哪怕小小的焦虑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其实,自拍本没错,但不要让自拍成为进一步加大这种焦虑的推进器。

我们要合理看待、仔细辨别现象背后对我们意识的绑架。

与其花费太多时间在外貌与身材上,不如向内看看自己有多美。

因为,一个人的气质,并不在容颜和身材,而是所经历过的往事,是内在留下的印迹,令人深沉而安谧。

所以,优雅不是装扮出来的,而是一种阅历的凝聚;淡然不是伪装出来的,而是一段人生的沉淀。

时间会让一颗灵魂,变得越来越动人。

相关创意

熊猫直播起诉刘杀鸡事件前因后果 刘杀鸡为什么要解约
《lol》s11螳螂打野出装天赋攻略 进化顺序图文分享
逃脱类游戏版本大全
365bet平台总代

逃脱类游戏版本大全

📅 07-12 👁️ 5749
我的世界冰怎么融化 我的世界冰怎么融化成水
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

我的世界冰怎么融化 我的世界冰怎么融化成水

📅 07-27 👁️ 7626
和男友同房时,男友总爱吸下面,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吗
beat365投注网站

和男友同房时,男友总爱吸下面,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吗

📅 07-21 👁️ 7617
辣椒直播
365bet平台总代

辣椒直播

📅 07-08 👁️ 2216
王者荣耀哪个区好玩?哪个区大神多?总结一下如何选择!
2024巫师3年度版在steam平台上是多少钱?
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

2024巫师3年度版在steam平台上是多少钱?

📅 08-04 👁️ 2529